我們口袋飽了,腦袋呢?——
新竹縣公共圖書館平均每人買書經費,全國倒數第三
新竹縣的人均收入佔全台灣第三名;就是收入比全台灣其他地方好一點,雖然本縣都會區的物價、房價、私立幼托和補習班的費用,也排在前幾名。
這是講「物質財富」;但是我們的「精神食糧」呢?除了文化活動的質量以外,公共圖書館也是其中一個指標。
首先是平均每人擁書量。全國平均,每個人有2.2本書,新竹縣有1.61本,在全國排名倒數第五。
平均每人借閱量,全國平均每人一年借3.24本書,本縣是2.03本,全國倒數第八名(全國倒數前三名是連江、金門、南投)。
借閱率,全國92%,本縣55%,排名全國第十二名。這是借閱人次除以全部人口(假如新竹縣54萬人,一年內有5.4萬人借書,平均借了10次,借閱率就是100%)。
一年內買進新書的決算,除以人口,全國是每人26.14元,本縣11.84元,只有彰化縣和嘉義縣比我們少。
這是根據公共圖書館統計系統2017年的數據,借閱率和借閱量不含電子資料。這個統計包含全縣的公立圖書館,本縣有一個縣文化局的館,以及13個鄉鎮市公所各管轄一個館,共14館。
平均每人擁書量多,不一定表示政府花很多錢來買新書;也可能是人口減少,書沒少(可能沒有淘汰舊書,或都保存得很好不需報廢),平均起來就多了。一般來說,人口變多,政府收入也會變多,買書的錢也要變多,這樣各縣市的擁書量、平均每人購書預決算也會差不多。
如果書都很舊,也可能讓大家都不太喜歡借書,每人借閱量或借閱率也會低。或是民眾不習慣利用圖書館,或是偏鄉山地、很多人都離圖書館很遠,圖書館的利用率也會比較低。
雖然大家愈來愈依賴電子產品,但是閱讀書本仍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。本縣平均收入在全台灣算很高,但恐怕只是少比例的高薪人口拉高了平均,很多縣民又沒高收入,又受高房價、高物價、高學費之苦,不能花很多錢買書。圖書館要有更多書,並讓更多民眾來利用,是本縣未來要努力的目標。
總之,本縣14個圖書館,也就是縣文化局和13個公所的總體表現,在全台灣算是很落後的。大家都要一起努力。
至於本縣14個館的情況,本黨前議員高偉凱在今年初曾和許育綸進行統計。大體上,各鄉鎮公所努力的情況差不多,於是人口增加愈快的鄉鎮,人均擁書量就愈少,因為買書的速度追不上人口增加。比較特別的是竹北,因為縣文化局圖書館也在竹北,兩個館加起來,數量就很大。可參考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xuyulun/photos/a.707268292654840/1541623115886016/?type=3&theater。附圖是湖口鄉舊圖書館、預定年底前啟用的新圖書館,以及新埔鎮圖書館。